在国内读大专的三年,真是快乐的时光。那时衣食无忧,每天打球、学吉他、和朋友们侃天侃地,无忧无虑,仿佛过着神仙般的日子。
然而,来到韩国读书后,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,生活方式发生了180度的转变。语言不通、学费不足、考试不及格、找不到打工机会、听不懂授课内容……甚至还有考试成绩为0分的记录。还有许多其他的烦恼,比如打工时挨骂、上课听不懂时教授投来的目光、韩国同学谈笑时无法融入的尴尬、打工后拿不到工资的焦虑……这些都让我感到无比苦恼。
回头看看当时的自己,打扮得土里土气,学习跟不上进度,每天为打工赚学费和生活费发愁,学业上最大的目标就是及格。幸好学校提供了助学金,帮我减轻了不少压力。我感到迷茫,缺钱成了各种苦恼的根源。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到没钱的困境:没钱就没饭吃,坐不了公交车。我开始四处寻找赚钱的机会,求朋友、找教授、联系教会、留意打工小报……于是,我开始了繁忙的打工生活:干工地、做中文家教、在旅馆和工厂工作、做翻译、在贸易公司兼职……
多少次凌晨五点,天还没亮,我就爬起来去工地排队,希望能分到一份当天的工作;又有多少次,因为对方不要不会说韩语的中国人而空手而归。多少个万家灯火的夜晚,我拖着疲惫的双腿,握着当天的薪水,脏兮兮地等着回家的公交车。不管冬天夏天、天冷天热,不管钢筋砖头、水泥瓦片,不管冷眼嘲笑、鄙视谩骂,我都坚持着。我需要吃饭,需要住房,还要上学,不能让家里人再勒紧腰带为我汇钱,不能让他们为我担心。
我告诉家人我一切都好,打工不累,学习成绩还可以,干工地也只是扫扫地、搬搬砖头,很轻松,没有什么特别的困难。
经过几年学业上碌碌无为的忙碌后,我突然意识到应该真正学点什么了。既然打工的苦累都能忍受,那坐下来学习这么简单的事情难道做不好?太可笑了吧?一天能扛八个小时的石头,难道坐下来背八个小时的单词都不行?
于是我决定先把英语学好,至少要能看懂英文报纸。这是在我有了能坚持半年的生活费后下的决心。我报名住进了学校的宿舍,开始疯狂学习英语。每天除了吃饭、上厕所、睡觉和少量运动外,我的生活只剩下学习英语、看书、背单词。困了就睡,睡醒了再背。
读了这么多年书,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学校是如此适合学习的地方,图书室那么安静,灯光那么明亮。我也第一次知道,用尽一根圆珠笔最快只需要一个星期,100页的A4白纸几个星期就能用光,每天背100个生词也不是不可能的任务。
四个月的学期很快过去,我整理了大约1万个单词,第一次真正懂得珍惜学习时间。可惜生活费又不够了,我又得去打工,没钱维持剩下的学习计划,当时感到非常可惜,感慨了很久,真不知道当年有大把时间的时候都干了些什么。
回想起来,想说的话实在太多太多。前面的路还很长,但我一直相信自己是最棒的,因为我一直在努力。
在韩的中国留学生,加油!我们是最棒的!